【編者按】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的開局之年,。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,充分展現我縣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巨大變化,講述武平人民群眾的奮斗歷程和美好期望,,武平縣融媒體中心面向廣大粉絲開展建黨100周年“我和我的家鄉(xiāng)”主題征文活動?,F將收錄和粉絲投稿的作品進行展播,,今天推出第三十九期《追憶家鄉(xiāng)的路》。 我的家鄉(xiāng)在武平縣城廂鎮(zhèn)上東村,,令我印象最深的莫屬家鄉(xiāng)的路了,。 泥濘不堪的黃泥路,路邊有一排排在風雨中東倒西歪的稻子——那是爺爺從前走的路,。 兩米寬的水泥路,,路邊有一大片在陽光下郁郁蔥蔥的稻苗——那是爸爸走過的路。 (此圖是小作者三個月時和爸爸的合影) 寬敞美麗的柏油馬路,,路邊矗立著一排排高高的大樹——這是我現在走的路,。 那都是同一條上學的路。 爺爺經常對我說:“在我小時候,,走的都是坑坑洼洼的黃泥路,。黃土混著石塊鋪墊而成的路,最怕的就是下雨,。人走在上面一步一滑,,鞋子沒法穿只能穿雨靴。雨水堆積在小坑里,,偶爾碰到車輛走過的時候,,濺起許多泥水花,濺得全身臟兮兮的,。你很幸福啊,,現在條件這么好,你可要好好讀書哦,,將來報效國家......”我看到爺爺眼中泛出的淚光寫滿滄桑和艱辛,。 爸爸上學時條件好多了,黃泥路變成了水泥路,,雖不寬,,只能過一輛車,但是干凈了,,走在上面鞋子不容易弄臟,。但是爸爸告訴我:“知道我讀書時最怕經過哪段路嗎?就是要爬坡的膠合板廠,、煤渣廠門前的那段路,,最怕晴天了,塵土飛揚,,一個個都快變成黑人了,,滿臉的煤灰,如果不仔細辨認,,家長們都快認不出自己了,。那時候的我們比爺爺小時候好多了,,上學每家每戶都可以騎自行車去,大車也越來越多了,?!?/span> 想想自己剛出生的頭幾年,回家的路依然是窄窄的水泥路,,我讀幼兒園時,,因為要建武平大道和擴大205線,這條路就改頭換面了,。路面變成了6米多寬的水泥路面,,可以同時容納3輛車經過。 發(fā)展真是太快了,,我讀三年級的時候,,我家門前的路又變化了,路面又加寬了,,還鋪上了瀝青路面,、做了人行道、鋪上了方磚,、種下了一排排整齊的大樹,。尤其是裝上了路燈,一盞盞路燈,,高高低低地矗立在馬路兩旁,,像兩條火龍,飛翔在漆黑的夜里,,給黑夜增添了光明,。 同一條上學路,不同的上學人,。路越變越寬,,生活越來越好?;赝麣v史,,我們中國走的路,不也像這條路一樣嗎,?越來越寬敞明亮。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本領,,將來把家鄉(xiāng)建設得更加美麗,!
作者簡介:廖梓凡,武平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學生 指導老師:鐘燕娣 編輯:陳梅英 審核:林向榮 終審:劉凌平 |
1,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的所有文字,、圖片和視頻,,版權均屬武平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,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,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(fā)表,。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,、網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,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,。
2、本網未注明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,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,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武平新聞網”,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,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。